浅谈珩磨机的发展历程
磨削加工技术是利用磨粒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用磨料去除材料的加工是人类早期使用的生产工艺方法。18世纪中期出现台外圆磨床,用石英石、石榴石等天然磨料敲凿成磨具,随之用天然磨料和粘土烧结而成,随后又研制成功平面磨床,应用磨削技术渐渐形成。

1901年以后,相继发明人工熔炼的氧化铝(刚玉)、碳化硅磨料。20世纪40年代后期,人造金刚石问世。1957年研制成功立方氮化硼。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砂轮与立方氮化硼砂轮的应用及磨削技术的发展,使磨削加工精度及效率进一步提高,磨削加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解放前,我国磨床工业及磨料工业一片空白。解放后,我国相续建立了现代化的磨床、磨料、磨具制造厂及专业研究所,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磨床设计制造、磨床磨具研究、制造专业的专科学技术队伍。1995年以前,研发并生产了黑、绿色碳化硅和白、棕色的刚玉,陆续开发了磨具。1963年成功合成出我国首颗人造金刚玉,1966年投入大批量生产。接着1967年研制成功立方氮化硼,1974年投入批量生产。我国对高速磨削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在70年代后期便进行了80mm/s、120mm/s的磨削工艺实验;前几年,也计划开展250mm/s的磨削研究。
当今珩磨机发展史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高速高效磨削、超高速磨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快,有的在实验室完成了速度为250mm/s、350mm/s、400mm/s的实验。